新聞

2023年9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(寶湖道) - 2023年9月
跨課程學習周 建立共通能力 裝備學生面向未來
大埔舊墟公立學校(寶湖道)不斷創新,尋求突破,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多元化的學習活動,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,並協助同學在成長過程中認識和發揮個人的品格強項,從而建立成就感和目標。葉億兆校長一直與時並進,帶領教學團隊持續優化校本課程,設計跨課程學習周,開展一系列情境體驗活動,連繫不同學習範疇,內容包括情境模擬、角色扮演、任務挑戰等,藉此培養學生 21 世紀共通技能,實踐跨課程學習理念,建立正確價值觀,培育學生的全人發展。
推展跨課程學習周 自然連繫正向教育
為裝備學生融會貫通不同學科知識和技能,拓闊視野,並在活動中達到相互學習和合作的效果。學校推展跨課程學習周,就着不同年級而設計適切的情境體驗活動,每個主題皆對應着相應的正向價值觀和態度,讓學生從活動中實踐十種首要價值觀和態度,達到知情意行、立德樹人的教學成效。葉校長表示:「跨課程學習周貫徹跨科學習理念,連繫不同學科知識,並結合全方位學習活動,讓學生將知識、價值觀與生活結合。同時,學習周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教導學生認識『正向教育』,協助同學建立個人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,將來能夠回饋社會。」
合力製作果醬 實踐有營生活
健康飲食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,建立強健的體魄。為此,學校將營養和健康飲食教育元素與學習周結合,安排四年級學生擔當「有『營』調醬師」,協力製作和推銷有「營」果醬。同學在過程中會認識製作果醬的材料和成分,以及分析其營養價值,了解對身體產生的影響,藉此建立營養學的基礎知識,實踐均衡飲食習慣。同時,學生透過製作果醬,不但能培養溝通、自學和協作等能力,更能營造團結友愛的學習氛圍。
從遊戲中學習 懂得珍惜資源
遊戲有助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,學校特意安排三年級同學參加「童玩童趣」的主題活動,他們將扮演遊戲設計師,並穿越時空回到六、七十年代,探索昔日的遊樂文化,了解時代變遷。在活動過程中,學生需要搜尋和篩選資料進行分析,從而鍛鍊他們的溝通、協作等技巧,同時建立勤奮、尊重的良好品德,令同學保持感恩之心,懂得珍惜現今所擁有的一切,善用資源學習成長。
認識生物多樣性 推動環境保育
學校致力打造綠化校園,設有生態池、綠田園和盾臂龜園地等,鼓勵學生走進大自然進行體驗學習,培養他們愛惜動植物及大自然,以及提升探究精神和解難能力。學習周活動當天,二年級學生會作為「動物專員」,透過飼養分享、觀察、短片欣賞等方式,認識大自然和動物。老師亦會攜帶如龜、蛇、蜥蜴等寵物回校,讓學生認識生物多樣性,藉此培養他們對大自然的尊重和關懷。葉校長補充:「學生在活動中除了認識動物外,更需要有進一步的反思,運用觀察、整理和分析等方法,研究動物會遇到的問題和制定解決方案。同時,同學亦會發揮創意,製作動物紙袋服飾,呼籲大眾關注環保議題。最後,學生更會製作社區及學校動物圖鑑,向社會傳遞愛護動物的信息。」
傳承中華文化 培養國民身份認同
學校相當重視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學習,讓學生了解文化文物保育的重要性。老師就着環境、社會、經濟三個範疇,帶領同學體驗相關活動,安排五年級學生化身「保育專員」,搜索自然與世界的「隱世『保』藏」,包括到海洋公園、林村天后廟、許願樹等地方參觀。此外,學校亦會舉辦各類型中國傳統手工藝文化活動:紮燈籠、中國繩結、中國剪紙、麵粉公仔,讓學生親身體驗中國獨特的文化特色,從而建立責任感和承擔精神,傳承相關保育文化。同學透過活動不但能觀察和尋找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,更了解到香港現時文化保育的狀況,繼而理解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,懂得珍惜及愛護身邊的事物。
銜接不同學習階段 勇敢迎接新挑戰
不同教育階段標誌着學生需要面對不同成長關卡,迎接轉變和挑戰。故此,學校致力協助學生銜接不同學習階段,更好地投入新的學習環境。一年級學生在學習周中,會以「參賽健兒」的身份參加「寶湖自理『智』叻星計劃」,鍛鍊生活技能,如衞生、穿衣、繫鞋帶、用餐禮儀等,成功晉級的學生更能爭奪「寶湖自理『智』叻星」大獎。透過活動,既能訓練同學解決問題和自我管理的能力,更學會獨立照顧自己,培養勇敢堅毅的心,日後成為奉公守法的良好公民。
此外,為了讓六年級學生輕鬆過渡至中學的新生活,學校特設「同一天空下」主題活動,學生會扮演「社會企業家」,舉辦籌款攤位活動,並拍攝宣揚關愛精神的宣傳短片,達至回饋社會的果效。葉校長指出:「籌款攤位的遊戲皆由小朋友共同討論及設計而成,活動獎品亦由六年級學生負責購買,藉此培養他們的理財能力和素養,了解『需要』和『想要』的概念,以建立精明的消費觀。同時,老師亦會教導同學認識『財分三份』:購買、儲蓄、慈善,培養他們的同理心和關愛精神。除了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外,同學在活動中亦會學習使用多媒體工具製作短片,傳遞關愛訊息,增加他們對不同社會議題的關注,培養回饋社會的心。」
「才德兼備」理財教育 知識與生活接軌
理財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妥善理財所需的知識、技能、態度。學校自 2018 年起,參加由香港中文大學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舉辦的「才德兼備理財學校計劃」,在校內成立「才德兼備」教育核心小組。學校規劃中、英、數、常的理財教育校本課程架構,將理財元素、品德教育與現有的學科課題作有機結合,而且內容設計結合生活化、情境化、模擬理財體驗、價值反思、延伸理財行為等創新元素,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。
葉校長補充:「學校推行計劃多年,成效顯著,教學團隊每年亦會透過備課和觀課,優化課堂教學設計,持續發展校本理財教育課程。同時,課程更會與圖書館活動和家長活動互相配合,進行非學科和親子形式的理財教育活動設計,以培養學生正確的理財觀念。」學校憑藉豐富的理財教育經驗,今年度榮獲「投資者及理財教育獎(教學)—學校組金獎」,並獲邀成為「才德兼備理財學校計劃」的理財大使學校,對外推廣校本理財及品德教育的經驗,推動學界理財教育的發展。